精益管理网 手机版 | 精益管理网-精益120网 | Lean120.com | 网站收藏 | 微信交流
当前位置: 精益120首页 > 精益智能制造 > 中国制造 > 文章 当前位置: 中国制造 > 文章 { Lean120.com }

从如日中天到盛极而衰——日本电子行业兴衰录

【精益管理网】    时间:2018-12-31   作者:人生理想   来源:人生理想  H - 小 + 大

曾几何时,日本家电称霸全球市场。电子产业曾经是日本的经济支柱之一。但是现在的5G争夺战中,主角是华为、高通、诺基亚、爱立信等公司,多为中美欧企业。曾经如日中天的日本电子行业又经历了怎样的兴衰历程。

从如日中天到盛极而衰——日本电子行业兴衰录

一、日本经济的兴衰和当时国际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和美国有很大的关系,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从如日中天到盛极而衰——日本电子行业兴衰录

日本电子产业能够腾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扶持。美国希望通过日本加强对亚洲的控制,所以在战后给了日本输送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日本经济得以腾飞。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美国改变了对日政策,从支援日本工业发展,转而抑制日本工业。电子产业作为日本经济支柱之一,自然是美国的重点打击对象。

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美元相对日元贬值。这直接降低了日本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2、反侵销诉讼。经过一系列博弈之后,双方签订了《美日半导体协议》,引入了价格监督制度。价格低廉本来是日本电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此后,这个优势就不存在了。3、扶持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美国通过向中国台湾和韩国输入资金和技术,在韩国和中国台湾扶持日本企业的竞争对手,通过冲击中低端市场,来降低日本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在产业政策上,日本电子行业技术领域实行了“闭关锁国”策略。

从如日中天到盛极而衰——日本电子行业兴衰录

之前介绍了,在日本经济崛起之后,开始频频在经济上挑战美国。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和美国争夺标准制定权。标准制定权是行业的制高点,一旦日本企业掌握了标准制定权,必然成为行业的领袖,而且依靠制定的标准和手中的专利,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由于标准制定异常关键,美国和欧洲自然不会拱手相让。这样一来,日本选择自己搞一套技术体系。本书作者认为,这让日本电子产业进入了“锁国”状态。

客观来说,日本争夺产业标准的政策出发点并没有错,但是,电子产业特别是高性能CPU和通用操作系统的技术门槛很高,对于资金、市场的要求非常大。以当时日本的技术能力和本国有限的市场撑不起这样一套庞大的技术体系。

三、企业体制上,日本的财团体制也限制了电子行业的发展。

从如日中天到盛极而衰——日本电子行业兴衰录

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形成了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劝银六大财团。这些财团延续了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封建性和封闭性,其成员企业之间以资本为纽带,呈环状持股,依靠金融机构和传统的血脉关系联结在一起。在财团体制下,公司内部体制僵化,企业在技术革新上趋于保守。

财团体制的第一个恶果是扼杀技术革新。财团体制的第二个恶果是,企业决策倾向于资本增值,而不是企业的长期发展。

而在企业体制上,华为的不上市策略就是为了避免资本控制公司,从而可以使公司放眼于长期的发展,而不是眼下的利润。

四、商业模式变革中也让一批新型电子企业崛起,加速了日本电子企业的没落。

从如日中天到盛极而衰——日本电子行业兴衰录

上世纪80年代以前,集成电路,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芯片,它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都由同一家公司完成,这种模式被称为垂直整合模式。到了80年代后半期,半导体领域开始盛行一种新的模式,设计和制造分别由不同企业承担。芯片公司自身没有工厂,它只负责设计,把芯片设计出来之后,外包给代工企业制造。这种模式称为水平分工模式。它的优势在于,大幅降低了芯片公司和代工企业的设备折旧成本。

如果是在垂直整合模式下,一家公司既负责设计,又负责制造,那就会和其他芯片设计公司产生竞争冲突,其他公司不会把订单交给你的工厂来生产。所以,纯粹的代工企业能够接到更多的订单,生产效率更高,单品的折旧成本更低,价格更有优势。

可是,日本企业界一直没有采用水平分工模式。相比之下,台积电、联电等代工企业顺应了产业趋势,获得了英伟达、高通、AMD、赛灵思等一大批芯片设计公司的青睐,不但市场份额一飞冲天,技术水平也已经接近英特尔的水平,把日本企业甩在了身后。

五、技术路线的选择,再次证明了选择比努力重要。

从如日中天到盛极而衰——日本电子行业兴衰录

选择技术路线,对于企业来说,事关重大。一旦选错,结局就是逐渐被边缘化,最后淘汰出局。所以,企业在选择技术路线的时候,一般都会审时度势,一旦趋势开始明显,就及时跟进主流路线。但是,日本电子企业没有这样做。

以面板行业来说,彩色显像管技术面临淘汰的时候,有两种新的技术路线,一种是等离子面板,一种是液晶面板,一开始的时候,等离子面板在理论上更具技术优势。

京东方、三星等中韩企业把液晶面板作为主攻方向。松下、日立等日本企业则把等离子面板作为主攻方向。

问题在于,技术路线的竞争,并不仅仅取决了技术,它涉及商业因素。最后,液晶面板成为主流,可以从市场上更快地回收成本,从而拉动上游原材料厂商和设备厂商的发展,使得技术迭代更快,成本更低廉。

面对这种情况,松下等日本企业没有在第一时间审时度势,调整路线。最终导致松下连续七年亏损,彻底退出了面板产业。

综上,日本电子产业从如日中天,到盛极而衰,值得深思。但是现在是5G时代的来临,中国企业成为了主角了,在电子行业竞争体系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极。未来的电子行业竞争中,中国企业必然将会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属原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如对本网所转文章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上一篇:中国乙烯,从生产大国向强国迈进

下一篇:广东佛山VS山东淄博:南北陶瓷的沉浮缩影,哪个是中国瓷砖之都

鲁ICP备19005852号  华安盛道精益管理咨询公司  地址: 青岛市徐州路98号班芙春天2号楼808室  电话:0532-85017530 13864212978  微信交流 华安盛道欢迎您!
Copyright © 精益管理网-精益120网(Lean120.com) 华安盛道使命:致力于精益管理知识普及,致力于企业经营业绩提升! Powered by 55TR.COM CEB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