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网】 时间:2018-03-18 作者:精益管理 来源:华安盛道 H - 小 + 大
根据生产指令的下达不同,可以分为推式生产和拉式生产。精益生产要求是拉式生产。 1)推式生产的原理 计划部门根据市场的需求,按照产品的物料清单计算出每种物料的需求量和各生产阶段的提前期,确定每个零件的投入产出计划,按照计划发出生产指令和采购指令,各车间各工序按计划零部件生产,将实际完成的生产情况反馈到生产计划部门,并将加工完的零部件送到下工序,整个过程是从前工序到后工序推动,这就是推动式生产。 在推式生产方式下,各车间接到的计划人员的生产指令之后开始生产,直接完成生产任务,不受前后工序的影响,它的理念:在时间上追求提前完成任务,在数量上追求超额完成任务,这种生产方式也是传统观念下的。 推式生产作为一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准时化的要求,它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方面。 推式生产的物流和信息流基本上是分离的,工人各干各的,所以当后工位操作者因某种原因不能正常生产是,其他工位不会受影响而继续生产,对后工序来说,前工序只是提前耗费了人力和材料而已,从而造成了中间库存,进而产生了搬运浪费,并使得先进先出变得困难。生产周期变长。 中间库存的增加将会导致存放器具的增加,而不管库存还是存放器具都会占用资金,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信息的不畅,生产线出现异常也不停线,所以无法区分生产线异常和正常,从而失去了改善的机会,隐藏了各种浪费。 在推式生产中上述现象比较常见,由于生产中难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设备故障、品质不良、缺料等,同时零部件的精确的提前期又不能确定,最终导致计划产量和实际产量不符。 2)拉式生产原理 与推式生产相反,拉式生产是从市场需求出发,由于市场需求信息决定组装,再由产品组装拉动零部件生产,每道工序都按照前一道工序和上游车间提出的需求,发出指令,上游车间按照这些指令生产,这是物流和信息流失结合在一起的,整个过程相当于从后工序向前工序拉动,故这种生产方式被称为拉动生产。 在拉式生产中只是将生产计划下达给了最后一道工序,使得计划与控制变得更加简单,但却增加了操作单元之间的协调难度,为了能更有效的实施拉动生产,早期的精益生产引入了看板管理,依靠看板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在各工序、车间、协作厂传递生产指令和搬运指令。 按照拉式生产的原则,每道工序都依据下道工序的要求,在适当的时间、按需要的品种和数量生产,就不会出现中间库存,拉式生产系统可以真正的实现按需生产,因此精益生产系统采用拉式生产系统,生产指令由最后一道工序开始,在需要的时候依次向前传递,这时的准时化就成为了可能,特别是采用了看板管理以后,看板成为精益生产方式中最为显著的管理工具,在保证适时适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属原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如对本网所转文章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上一篇:精益生产基本术语
下一篇:精益生产指导原则:均衡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