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网】 时间:2017-06-11 作者:精益管理 来源:华安盛道 H - 小 + 大
点检定修的主要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点检标准规定了各部位的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内容、占检周期、管理值、点检方法、点检分工以及在什么状态下进行点检等。点检标准是点检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是编制各种点检计划的依据。 一、点检标准的编制依据: 1. 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图纸资料。 2. 检修技术标准。 3. 参考国内外同类设备的实际资料。 4. 通过PDCA 循环取得的实际经验积累。 二、点检标准的分类 1 .按通用性分类 专用点检标准:用于非通用的专用设备的点检标准。 通用点检标准:用于通用设备的电气、动力设备的点检标准。 2 .按点检周期分类 1) 日常点检标准:用于短周期的生产操作、运行值班日常点(巡)检作业。 2) 定期点检标准:用于长周期的专业点检员编制周期管理表的依据与定期点检作业。 3 .编制方法 1) 部位与项目。凡A 、B 类设备的重点部位,即被列为预防性维修检查对象,设备可能发生故障或劣化的地方,如滑动部分、回转部分、传动部分等,通常把这些部分的大分类填人“部位”,小分类填人“项目”。 2) 点检内容。点检十大要素:压力、温度、流量、泄漏、给油脂状况、异音、振动、龟裂(折损)、磨损、松弛等作为点检诊断的内容。 3) 点检方法。主要是采用视、听、触、味、嗅觉“五感”为基本方法; 对有些重要部位需要借助于简单仪器、工具来测量或用专用仪器进行精密点检测量。 4) 点检标准。分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凡定量标准应依据检修技术标准。 5) 点检状态。分停止(静态)或运行(动态)两种,通常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异音、动作状态等须在运行状况下进行点检,其余须在停止状态下进行点检。 6) 点检分工。分日常点检、专业点检、精度点检三种。 7) 点检周期。点检周期分短周期(一年以下)、长周期(一年以上)。 其常用符号:H 一时,S 一班,D 一天,w 一周,M 一月,Y 一年。点检周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它随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a) 决定点检周期的因素与前提如下: b) 设备作业率,每月生产量(运行小时); c) 使用条件,无误操作情况; d) 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粉尘; e) 润滑状况,润滑方式与状态; f) 对生产影响,设备的重要程度; g) 使用实绩,其他同类厂的使用情况; h) 设备制造厂家的推荐值。 在编制点检标准中设定点检周期,是个难度较大的题目,通常在编制标准时先设定一个周期,以后随着生产情况的改变,通过PDCA 再逐步修正,以趋向合理。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属原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如对本网所转文章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